33-台神電子月報-嶺頭之聲2022年4月刊
大家平安
人的一生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中度過的,居住環境的好壞對人有很大的影響。居住環境除了陽光、空氣、溫度等自然環境問題之外,居住的社會環境問題也與人息息相關,居住環境對於人的身心健康影響也非常重要。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說:「人建造房屋,房屋塑造人的個性。」環境會影響人,優質的學習環境,肯定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正面的助益。
在台神的求學過程中,宿舍生活佔據了很大部分的神學生生活。宿舍是學生們的家外之家,台神人的感情親密,大半是來有共同生活的經驗。早上在教室中與同學們相處之外,在宿舍、餐廳等,亦能與學長姐及學弟妹互動。許多畢業的校友至今仍有很好的連結,當年住宿培養的情誼實在功不可沒。
男生宿舍在去年三月完工之後,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舒適、溫馨的居所,也提升了學習的效果。去年女生宿舍開始動工之後,大家也期待她的蛻變。女生宿舍(新寮)已經開工七個多月,從水電重新配置管線、外牆、門窗框換新、柱子加粗、大門整修,一步一步讓她蛻變,期待她再現姿彩。
女生宿舍來自於Mr. & Mrs. E.
Steikemp在五〇年代的捐獻,史料上並無對這對夫妻多有著墨,僅僅只在女生宿舍入口處掛了一個紀念牌匾紀念這對夫妻的善行。我們只知道他們來自美國長老教會。當年他們的奉獻,給了台神女學生們六十多年安穩的家外之家,Steikemp夫婦的愛心,不僅為台神的成長貢獻良多,相信上帝也必記念。
當我們重溫初代宣教師來台傳揚福音的種種事蹟時,就無法不去注意到宣教師背後那一群默默支持他們的鄉親們,這當中有仕紳、教師、教會領袖,也有些是農夫、鐵匠、裁縫師、工人⋯⋯,這些人或是從募款信中得知福音事工的需要,或是耳聞回國述職的宣教師訴說宣教禾場的欠缺,就受感動奉獻捐輸。這一群遠海外的信徒,默默地以聚沙成塔之力,在台灣建立了牛津學堂、偕醫館,還有許許多多的教會,不僅僅在福音事工上,也為台灣今日種種社會、教育、文化等等各方面的轉變做出貢獻。這些「無名、無聲的傳道者」也許從來就不知道他們的捐獻飄過大洋海來到台灣變成什麼樣子?也不知道這些一磚一瓦裡面自己捐贈了幾塊?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有份參與了上帝的計畫。
女新寮整修所需要的工程款項為二千五百萬,在疫情的不穩定局勢中,建設經費的缺口需要更加仰望上帝的恩典供應。在此,我們要懇請支持神學教育的兄姐們,以禱告與金錢幫助女新寮的建設,並請為我們傳遞事工的需要。願主興起與台神同工的兄姐,與我們一同撰寫神國故事的下一個篇章。
耶和華以勒
《嶺頭之聲》編輯組
捐款專區 |
女生宿舍外牆的柱子加粗,窗框已加上,大門做了一些改變,非常期待她完工時的樣貌。讓我們一同期待她的蛻變。
|
最新消息 |
2022受難週靈修
本週進入受難週,台神校牧室與學生們邀請大家在受難週,透過四部靈修影片來默想耶穌受難與我們的連結,以及在耶穌的受難中找到賜我們平安和啟示的力量。
|
畫家郭文雄先生畫展
|
招生課程 |
教牧博士班密集班招生
|
教牧博士班暑假選修班招生
6/20-6/24密集班
|
教師動態 |
院長蔡慈倫牧師
|
林汶娟老師
|
院長蔡慈倫牧師
|
院長蔡慈倫牧師
|
林鴻信、梁越美老師
|
教師著作 |
陳琇玟老師新書出版
《禮拜中的話語和音樂~~但以理書》
|
學術活動 |
馬偕講座~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牧研習會
|
110學年度海外留學工作坊
|
校園花絮 |
教牧博士班學期班
|
愛,從自己開始工作坊
|
全校性時間專題演講─臨終關懷專題
|
第九屆門徒神學生活體驗營
|
宣教博覽會
|
門徒神學生活體驗營
|
玄奘大學簡紹琦校長來訪
|
台神男寮大會議廳啟用
|
全校性時間~大體課程分享
|
為香港禱告
|
牧會經驗分享
|
門徒營同工感恩餐會
|
風雨飄搖的生命—自殺防治守門人講座
|
全校性時間專講
|
棕樹主日禮拜
|
2022神學週活動
|
校友專區 |
校友動態
3/27王武聰牧師屆齡退休感恩禮拜
|
台南校友會
|
尋人啟事
這是哪一屆的校友?還能認得出一張張青澀的臉龐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