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61-台神電子月報-嶺頭之聲2024年8月刊

2024年8月15日 發行
刊頭


2024學年「台神教會領袖學院」成立

台灣神學院院長 蔡慈倫牧師

    「台灣神學院」於2015年底通過教育部立案,正式成立新校「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去年11月,本校接受教育部112下半年第三周期校務評鑑,並於今年七月接獲評鑑結果。台神不但「通過」,且獲得六年的效期。本校辦學獲得教育部在「校務治理與經營、教師教學與學術專業、學生學習與成效、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四大項的全面性肯定,這是上帝對台神的憐憫與恩典,也是全體教職員生的齊心努力, 以及長期以來眾教會對台神的支持、代禱和奉獻,讓這間已有152年悠久歷史的神學院,在各種時代變遷及挑戰中能繼續向前。願將一切榮耀歸給我們的主上帝 !

神學院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建造教會
    雖然台神現今屬於高等教育體系下的「宗教研修學院」,但是台神從未忘記當年設校的使命。台神的第一任院長馬偕博士於1872年抵達淡水,開始他在北台灣的宣教工作。馬偕一抵達台灣後就開始尋找學生、訓練神學生,為教會培育未來傳道人,最後更成立「牛津學堂」創立神學院,也就是「台灣神學院」的前身。馬偕每訓練一位傳道師就是為了開拓教會作預備,主張「每一間禮拜堂都有一位傳道師」。換言之,馬偕將「神學教育」與「教會」緊密結合,主張神學院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建造教會。

神學院與教會
    台神秉持馬偕博士的設校主張作為本校辦學的一個重要信念。神學院若要具體落實神學教育並發揮其影響力的話,就不能單以一間培育高知識份子的學術殿堂而自居,更要與地方教會緊密連結。
    「神學院與教會」二者存在著一種密不可分的辯證關係:今日的神學院,就是明日的教會;今日的教會,就是明日的神學院。換言之,好的神學教育品質,才能培育優秀的教會服事者;好的教會品質,才能造就優秀的教會青年獻身讀神學院。神學生從地方教會而來,最終將回到地方教會去服事。所以,「神學院與教會」是一種相互依存、不可切割的合作關係,雙方對教會的建造都有其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神學院領導教會,教會也監督神學院;神學院幫助教會更像教會,教會也幫助神學院更像神學院。

台神的異象:神學教育普及化
    倘若神學院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建造教會,那麼神學教育的對象就不會只局限於全職傳道人及神學生,也應該包含一般信徒。台神的異象之一就是:讓神學教育普及化。唯有當信徒的信仰生命被建立時,才能從最根本、更全面地轉化教會整體的生命。
    早在1948年台神就致力於信徒的神學教育。從一開始的信徒神學講座、夜間神學系,並於1984年正式成立「信徒神學系」。多年來承蒙台北的東門、濟南、士林、雙連等教會大力支持,提供場地作為神學系教學使用,讓有心接受神學教育裝備的信徒能就近學習。2021年,台神並與地方教會協辦包班課程,引領台神教師進入不同教會去裝備信徒。2024年二月,台神更在高雄德和長老教會開設新的神學系上課據點,以回應南部教會的需求。
    在這後疫情時代,神學教育若要普及化就必須借助數位影音的教學方式。自2022學年起,台神神學系開始提供實體與線上同步課程。如此一來,神學教育的觸角不僅延伸至台灣各地,甚至擴展到海外教會,讓台神如此豐富的神學教育資源,能夠與更廣大的教會群體分享。

2024「台神教會領袖學院」成立
    為了能更具體地參與在地方教會的建造中,台神將於2024學年成立「台神教會領袖學院」,提供教會領袖(教牧與信徒) 各種延伸教育課程,以落實《以弗所書》中所說的「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四11-12)
    「信徒領袖」在今日教會中為數不少,包括:長執、兒童主日學老師、青少年輔導、小組長、靈性關懷、敬拜及音樂同工等。他們各以不同形式參與在上帝國宣教的行列中,對整體教會的建造扮演極重要角色,其影響力並不亞於全職傳道人。所以,教會不僅應該肯定並鼓勵這群「信徒領袖」善用他們的恩賜,更應該提供他們必要的裝備和訓練,以幫助他們在上帝所託付的職分上,能夠成為合神心意的僕人。
    正因為看見現今教會及機構中這群「信徒領袖」的龐大需要,台神的推廣教育中心將在今年秋季推出四類信徒領袖的延伸教育課程。同時,為滿足兄姊的不同需求,本院更推出「證書班」及「學程班」,以提供更多元的專業進修管道。目前台神已經規劃「教會長執領袖證書班、學程班」,「宣教領袖證書班、學程班」、「靈性照顧證書班、學程班」,以及「教會音樂師證書班、學程班」。未來,我們將會陸續針對不同的信徒領袖提供裝備課程,如:兒童主日學老師、青少年輔導、小組長等。在完成「證書班」及「學程班」後,具備大學學士學位者可依專業領域繼續申請台灣神學院設立的「在職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科」(I.M.A.C.S.)就讀。

學習地圖:鼓勵教會領袖(教牧與信徒)終身學習
    改革宗神學家加爾文曾說:「 一個被上帝呼召的人身上應有二種特質:誠心地敬畏上帝,熱切地建造教會。」不但如此,一個被上帝呼召的人是屬基督的,上帝的主權掌管在他/她的生命中,而「一個越受上帝掌管的人,就越有一顆受教的心 (”a teachable heart”)」,這樣的人才能夠成為教會的助力。
    期盼「台神教會領袖學院」提供教會領袖不同進修方式:學士(神學系在職進修)、碩士(在職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及博士 (教學碩士、教牧博士)之不同階段學習,成為眾教會的祝福。鼓勵所有被上帝呼召的教會領袖—教牧與信徒,一同委身於終身學習中。但願藉由教會領袖生命的更新,進而帶動教會的更新及復興 !


學習地圖

台神教會領袖學院招生


台神教會領袖學院招生

台神教會領袖學院

台神教會領袖學院
即日起開始招生

台神的使命為培養具備敬虔、知識、宣教涵養的宣教工人,許多教會中有心服事的弟兄姊妹,希望能利用業餘或課餘時間接受聖經與神學教育,在教會中成為帶職服事的同工,在社區職場受裝備成為傳福音者;或有弟兄姊妹先裝備自己並學習等候上帝時間的差遣,成為全職傳道的預備。為滿足弟兄姊妹們在教會或機構中,需要面對服事的龐大需要,本院推廣教育中心推出「證書班」、「學程班」為進修教育者提供專業學程的學習服務。 畢業後可申請「在職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科」(In-service Master of Arts in Christian Studies, I.M.A.C.S.)在職學程學習。詳情可上官網查詢。
四大學習領域

教會長執領袖證書班/學程班
宣教領袖證書班/學程班
靈性照顧證書班/學程班
教會音樂師證書班/學程班

最新消息

馬偕講座
當代教會對戰爭與和平的思考
10/7-9

主講者:羅秉祥教授
(美國富勒神學院斯特芬伉儷中華研究講習教授暨中華研究中心主任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榮休教授)
地點: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禮拜堂
和平是永不放棄的理想,而戰爭可能是必須面對的現實。無論是戰爭的時刻或是和平的時刻,基督徒追求的是上帝的旨意成就。在廿一世紀二〇年代的台灣,處於全球地緣政治衝突核心,面對不同文明價值觀造成的衝突,教會又應該如何思考和回應,幫助基督徒帶著上帝國的價值觀活在衝突的處境中?

閱讀更多
報名連結

馬偕講座
愛相隨

「愛相隨」小組聚會
活動設計方案分享會
假日場9/7(六) 10:00-12:00
週間場9/9 (一) 14:00-16:00

小組與團契生活是教會/家庭的重要核心,好的小組/團契活動設計幫助弟兄姊妹與教會連結並發展健康的靈性。台神靈諮/在職專班師生將助人心理專業融入聖經信仰設計一套"愛相隨"聚會方案,希望幫助小組長/團契輔導活絡群體感情,並建造弟兄姊妹在基督裡的靈命成長。本方案分享會除了說明設計原理,也會透過實際操作體驗,介紹小組的經營方式。歡迎教會小組長,或有意建立家庭祭壇的兄姊妹參加。

9/7假日場報名網址
9/9週間場報名網址

2024年研究部密集課程
「戰爭與和平:從聖經、教會歷史、到當代公共神學」

羅秉祥教授曾任美國洛杉磯正道神學院駐院學者及資深倫理學教授,赴美之前於香港浸會大學服事長達31年,擔任宗教及哲學系教授、系主任、文學院副院長、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中華基督研究中心主任,為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榮休教授。
羅教授早年於美國獲得兩個博士學位,1982年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取得西方道德哲學博士,1990年於耶魯大學取得基督教倫理學博士,隨後即返港投入哲學與宗教高等教育及倫理學研究工作,同時也參與翻譯基督教研究書籍。

修課資訊 請洽:02-28822370分機210 何姐妹

更多資訊

神碩博班密集課程
歡迎地方教會一起來包班

歡迎地方教會一起來包班

神學系為要協助教會信徒在靈性與信仰的生命培育,特別與地方教會結合,神學系派遣教師到教會進行現場教學,不僅可以增加學術與實踐之間的連結,還能提供一個更直接互動的學習環境。
透過這樣的系統規劃的實踐,不僅能夠提升信徒的神學素養,分擔牧者在牧養事工的繁重,增進教會信徒的凝聚力和信仰的深度。

歡迎來電 02-2396-4789 謝姊妹

更多詳情

招聘人才

精實培育神的僕人
我們正在邀請對神學院行政有負擔的同工,一起為「咱的神學院」來努力,如果您願意成為神學教育工作背後重要的助力,歡迎加入我們
工作地點:台神陽明山嶺頭校區

我們需要:
會計助理一名

詳情與聯絡方式請洽台神官網

更多資訊

招聘人才

捐款專區

滴水成海

歡迎加入「滴水成海」定期定額奉獻計畫

這個計劃象徵著每份微小的貢獻都有著堆積效應,最終將凝聚成一片大海。您的定期定額奉獻,將支持教職員工的穩定收入、學校設施的更新與改善,持續推動神學教育的發展,培育更多熱忱的牧者和教會事工人才,讓教會茁壯成長。期待與您攜手,微小的努力注入上帝的愛,最終匯聚成強大的力量和影響。
加入「滴水成海」計劃的方式非常簡單。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奉獻

線上定期定額奉獻

積土成山方案

教會的穩定支持將有助於神學院的教職員工獲得穩定的收入,促進學術和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改善校園設施以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也將直接影響我們培養下一代的牧者和教會工作服事者,對教會事工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每一份支持都將為神學院的使命添磚加瓦。請加入我們的「積土成山」計劃,與我們一起為愛與信仰建造一個堅固的未來!

詳細資訊

積土成山方案
捐款專區

在神學教育的徜徉中 我們謙卑地前行
上帝的智慧如指引之星 永遠照耀在我們心間
金錢的奉獻 是我們對神恩的回饋
行動的奉獻 是我們對聖言的回應
願我們將愛澆灌 在每一塊土地上
願真理之花開放 在每一個靈魂中
上帝啊 賜予我們力量 為捍衛真理而堅強
讓我們的行動 成為你慈悲的見證
讓我們攜手前行 在神聖的光芒中
播下愛與希望的種子 讓祢的榮耀永遠閃耀

線上捐款
下載奉獻單

教師動態

梁越美老師演講

布農中會傳道部邀請越美老師兩場長執訓練,第一場7/7於花蓮馬遠長老教會舉行,與會有近200人。第二場7/13於台北大稻埕長老教會,近100人參加。他們邀請越美老師講「教會論」,題目分別為「長老教會的源頭——蘇格蘭長老教會福音派自由教會」以及「從聖經看教會的使命——未來的布農教會何去何從?」參與者為布農中會各教會的長老、執事、團契會長、小組長、帶職同工,以及牧者。

梁越美老師演講
受中原宗研所邀請演講

張廷玉老師演講
8/12

廷玉老師受邀在中原大學的〈神學沙龍〉演講,約有30人參加。這是第一次由華人向中文世界呈現西方學者凱瑟琳·莫莉·拉庫娜三一神學的精華。拉庫娜是一位羅馬天主教的女性神學家,她的神學探討上帝的「關係議題」,深入論述上帝外在與內在的奧秘並且探討了三一上帝的位格神學的精華。拉庫娜的神學思想受東方希臘神學的影響,尤其是在共融神化與哲學思維方面,這使她的神學觀點獨具特色。廷玉老師的研究分享,讓與會者能夠了解拉庫娜的三一神學並激發對這一主題的深入探討與研究。

新進教師

宣教學助理教授
校牧室、國際事務主任(代理)
羅以老師

美國密蘇里州伊凡格爾大學跨文化宣教學博士
美國西方神學院神學碩士
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
台灣嘉義大學園藝學士

閱讀更多

羅以老師
張楷弦老師

新約助理教授
台灣神學論刊編輯
張楷弦老師

加拿大聖麥克大學哲學博士
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道學碩士
台灣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碩士
台灣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學士

閱讀更多

靈性諮商助理教授
輔導中心主任
黃友音老師

美國西密西根州立大學諮商教育與諮商心理系博士
美國西方神學院基督教教育碩士
台灣神學院基督教教育學士

閱讀更多

黃友音老師
尚傑生老師

教會音樂特約助理教授
尚傑生老師
Dr. Sean Jackson

The Juilliard School
美國茱麗亞音樂學院管風琴博士

閱讀更多

校園花絮

緬甸短宣
6/22-29

由台神師生所組成的「仰光福音短宣隊」,感謝上帝保守與帶領,順利完成任務。緬甸局勢緊張,行程出發前,與當地傳道同工多次溝通修改服事地點,而行前籌備會也因應各種改變而適時地調整服事內容。總結8天共 有23個活動行程,服事人數達430人次。

閱讀更多

緬甸短宣
國際教會音樂合唱營

2024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國際教會音樂合唱營
7/12~14

由台神教會音樂碩士班主辦,在音碩主任李建一教授的策畫下,在林子內教會靈修營地舉行為期三天兩夜的國際教會音樂合唱營。此次與會共有大大小小67名學員,李建一教授表示,舉辦此營會最重要的目的,在於讓音樂人看見自己的使命,讓音樂教育延伸,不單只是在課堂上所學,而是有多方面的發展。也讓下一代的人準備,讓小朋友可以學習合唱,年輕一輩的可以學習指揮,讓音樂事工代代相傳。唱歌,對教會是很重要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用歌聲來讚美服事主。

閱讀更多

在職專班實習
7/12-13

台神在職專班的學生來自各種不同專業,在不同助人崗位上工作。來到神學院進修,除了精進原有專業外,也擴展不同族群的服務實務。今年暑假安排了兩梯次(國際教會音樂合唱營、森林裡的合唱團) 的兒童青少年靈性團體實務,後續還有銀髮族、身障、盲人、一般教會團體等,幫助學生理論與實務靈活運用。

在職專班實習
「愛相隨」分享會-台中場

「愛相隨」分享會-台中場
7/20

靈性諮商組/靈性照顧在職專班師生聯合設計與撰寫的小組聚會方案發表會,在台中忠孝路長老教會舉行,很多教會的牧者同工參與。發表會由張雅惠老師介紹設計原理,接著靈諮/在職專班的學生分組帶領體驗。感謝忠孝路長老教會提供良好的場地與設備,讓發表會進行順利。

靈性關懷講座成果發表
7/22-25

靈性諮商組與靈性照顧在職專班所有修習教牧輔導專題的同學們,透過網路發表靈性關懷專題短講,內容包含情緒管理、自殺防治、悲傷輔導、面對老化、照顧者關顧、長期患病者靈性關懷、職場倫理、職場溝通、性與愛情、夫妻溝通、親子教養等主題。繼個別協談與團體輔導的訓練之外,同學們以聖經神學結合心理學相關學理,透過簡短的信息幫助聽眾在各個層面按神的心意生活,彼此支持與勉勵。參與者給予很多肯定的回饋,讓靈諮與在職專班的同學備受鼓勵。

靈性關懷講座成果發表
靈諮實習訓練

臨終關懷與伊甸基金會
靈諮實習訓練
7/30-31

靈諮同學除了論文研討之外,也利用暑假時間進行兩天的實習訓練。第一天的訓練主要針對臨終關懷,邀請馬偕醫院靈性關懷師胡蓮芬校友及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的靈性關懷師范銀絲校友實務分享。第二天由伊甸基金會雙褔推動處的郭美儀傳道與田曉鳳主任指導,講授特殊族群的關懷實務,幫助碩二同學對特殊族群的認識,促進團隊合作的助人實習工作。碩二同學們透過實體與網路用心參與,預備進入實習禾場,體驗學校所學的理論與實踐。本系所培養的人才除了在教會與社服機構帶團體/小組之外,也協助牧者牧養工作,接受牧者轉介進行個別協談,提升服務對象對神、對自己的進一步認識,增進靈性成長。

閱讀更多

語言班禱告會
7/31

在語言班的前夕,一、二年級的道碩生,一同聚集在學校禱告,由校牧室羅以老師致歡迎詞。今年由邱啟榮老師教授希臘文,徐萬麟老師教授希伯來文,兩位老師勉勵同學,要好好扎根在聖經上面,信仰根基才會穩固。學習語言是一種基本功,因為一種語言就是一種詮釋。接著由道碩三呂主恩學長和道碩二李慧均學姐分享在台神的學習祕笈,不要忘記好好休息,才會有體力。並且,有同伴一起學語言才能互相鼓勵一起進步。最後由學務長王榮信牧師祝福勉勵大家,在這一個月語言班的學習收穫滿滿。

語言班禱告會
神學系學生會新舊任同工退修會

神學系學生會新舊任同工退修會
8/1

『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以賽亞書30:15)
今年神學系學生會舉辦新舊任同工二天一夜的退修會,遠赴新竹尖石鄉石磊禱告山。 山上的謐靜讓大家可以安靜自己的心,感受上帝所造萬物中的生命。 晚上的禱告會和隔天早禱會中,藉由詩歌和上帝的話語再次堅定我們同工的心志,相信愛我們的天父會繼續帶領我們前面的道路。
邀請你加入神學系一起在真道上成長

侑倫分享
貞如分享
娩玲分享

靈諮/在職專班聯合迎新
8/1

感謝有褔堂提供場地、碩二同學精心籌畫與預備,充滿歡樂的迎新活動在詩歌敬拜中開始。隨後有互相認識的活動,與經驗傳承的分享,在仲夏夜裏,歡笑聲四溢。最後在神的話與眾人的禱告結束,大家帶著新的盼望預備新學期的裝備,內心充滿感恩。

靈諮/在職專班聯合迎新
【初窺兩希】道碩暑期語言班

【初窺兩希】道碩暑期語言班
8/1~8/26

為幫助神學生研經,神學院以撰寫聖經所用的「兩希」語言—「希臘文」與「希伯來文」開了兩門語言課,透過暑期密集且充實的課程,分別為道碩一、二年級生打下了扎實根基。

閱讀更多

銅鑼教會在職專班實習
8/3

感謝銅鑼教會的接納,安排靈性照顧在職專班同學到教會實際操作小組聚會。在職專班同學學習不同學派的團體輔導模式,將神的話融入聚會中,幫助弟兄姐妹建立團契,並更認識聖經故事。參與體驗的弟兄姐妹紛紛表示這是很不同的小組聚會,對自己、對彼此更多認識外,對聖經也有不同思考。

銅鑼教會在職專班實習

校友專區

呂秉衡牧師

繪畫聯展

校友呂秉衡牧師於7/9-7/14,與九州藝術家在長崎美術館展出作品:《Fellowship》,油彩‧畫布,240cm x 72.5cm,2024。
(本期刊頭照片)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裡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他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馬太福音6:28-29)

校友消息

7/21 陳思豪牧師(2005年道碩畢)就任三一教會牧師
7/21 鄭元獻牧師(2013年道碩畢)就任平安飛行動教會第一任牧師
8/4 許雅茹牧師(2019年道碩畢)就任新莊教會教育牧師
8/11 王正平傳道師(2018年道碩畢)封牧暨就任蘭雅教會第二任牧師

閱讀更多

校友消息
尋人啟事

尋人啟事

這是哪一屆的校友?還能認得出一張張青澀的臉龐嗎?

維護各位校友資料的正確性,敬請點選「資料登錄」,協助我們更新。若您有碰到多年不見的同學,也可以邀請他(她)填寫資料。

資料登錄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