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台神電子月報-嶺頭之聲2024年8月刊
2024學年「台神教會領袖學院」成立
台灣神學院院長 蔡慈倫牧師
「台灣神學院」於2015年底通過教育部立案,正式成立新校「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去年11月,本校接受教育部112下半年第三周期校務評鑑,並於今年七月接獲評鑑結果。台神不但「通過」,且獲得六年的效期。本校辦學獲得教育部在「校務治理與經營、教師教學與學術專業、學生學習與成效、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四大項的全面性肯定,這是上帝對台神的憐憫與恩典,也是全體教職員生的齊心努力, 以及長期以來眾教會對台神的支持、代禱和奉獻,讓這間已有152年悠久歷史的神學院,在各種時代變遷及挑戰中能繼續向前。願將一切榮耀歸給我們的主上帝 !
神學院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建造教會
雖然台神現今屬於高等教育體系下的「宗教研修學院」,但是台神從未忘記當年設校的使命。台神的第一任院長馬偕博士於1872年抵達淡水,開始他在北台灣的宣教工作。馬偕一抵達台灣後就開始尋找學生、訓練神學生,為教會培育未來傳道人,最後更成立「牛津學堂」創立神學院,也就是「台灣神學院」的前身。馬偕每訓練一位傳道師就是為了開拓教會作預備,主張「每一間禮拜堂都有一位傳道師」。換言之,馬偕將「神學教育」與「教會」緊密結合,主張神學院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建造教會。
神學院與教會
台神秉持馬偕博士的設校主張作為本校辦學的一個重要信念。神學院若要具體落實神學教育並發揮其影響力的話,就不能單以一間培育高知識份子的學術殿堂而自居,更要與地方教會緊密連結。
「神學院與教會」二者存在著一種密不可分的辯證關係:今日的神學院,就是明日的教會;今日的教會,就是明日的神學院。換言之,好的神學教育品質,才能培育優秀的教會服事者;好的教會品質,才能造就優秀的教會青年獻身讀神學院。神學生從地方教會而來,最終將回到地方教會去服事。所以,「神學院與教會」是一種相互依存、不可切割的合作關係,雙方對教會的建造都有其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神學院領導教會,教會也監督神學院;神學院幫助教會更像教會,教會也幫助神學院更像神學院。
台神的異象:神學教育普及化
倘若神學院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建造教會,那麼神學教育的對象就不會只局限於全職傳道人及神學生,也應該包含一般信徒。台神的異象之一就是:讓神學教育普及化。唯有當信徒的信仰生命被建立時,才能從最根本、更全面地轉化教會整體的生命。
早在1948年台神就致力於信徒的神學教育。從一開始的信徒神學講座、夜間神學系,並於1984年正式成立「信徒神學系」。多年來承蒙台北的東門、濟南、士林、雙連等教會大力支持,提供場地作為神學系教學使用,讓有心接受神學教育裝備的信徒能就近學習。2021年,台神並與地方教會協辦包班課程,引領台神教師進入不同教會去裝備信徒。2024年二月,台神更在高雄德和長老教會開設新的神學系上課據點,以回應南部教會的需求。
在這後疫情時代,神學教育若要普及化就必須借助數位影音的教學方式。自2022學年起,台神神學系開始提供實體與線上同步課程。如此一來,神學教育的觸角不僅延伸至台灣各地,甚至擴展到海外教會,讓台神如此豐富的神學教育資源,能夠與更廣大的教會群體分享。
2024「台神教會領袖學院」成立
為了能更具體地參與在地方教會的建造中,台神將於2024學年成立「台神教會領袖學院」,提供教會領袖(教牧與信徒) 各種延伸教育課程,以落實《以弗所書》中所說的「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四11-12)
「信徒領袖」在今日教會中為數不少,包括:長執、兒童主日學老師、青少年輔導、小組長、靈性關懷、敬拜及音樂同工等。他們各以不同形式參與在上帝國宣教的行列中,對整體教會的建造扮演極重要角色,其影響力並不亞於全職傳道人。所以,教會不僅應該肯定並鼓勵這群「信徒領袖」善用他們的恩賜,更應該提供他們必要的裝備和訓練,以幫助他們在上帝所託付的職分上,能夠成為合神心意的僕人。
正因為看見現今教會及機構中這群「信徒領袖」的龐大需要,台神的推廣教育中心將在今年秋季推出四類信徒領袖的延伸教育課程。同時,為滿足兄姊的不同需求,本院更推出「證書班」及「學程班」,以提供更多元的專業進修管道。目前台神已經規劃「教會長執領袖證書班、學程班」,「宣教領袖證書班、學程班」、「靈性照顧證書班、學程班」,以及「教會音樂師證書班、學程班」。未來,我們將會陸續針對不同的信徒領袖提供裝備課程,如:兒童主日學老師、青少年輔導、小組長等。在完成「證書班」及「學程班」後,具備大學學士學位者可依專業領域繼續申請台灣神學院設立的「在職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科」(I.M.A.C.S.)就讀。
學習地圖:鼓勵教會領袖(教牧與信徒)終身學習
改革宗神學家加爾文曾說:「
一個被上帝呼召的人身上應有二種特質:誠心地敬畏上帝,熱切地建造教會。」不但如此,一個被上帝呼召的人是屬基督的,上帝的主權掌管在他/她的生命中,而「一個越受上帝掌管的人,就越有一顆受教的心 (”a teachable heart”)」,這樣的人才能夠成為教會的助力。
期盼「台神教會領袖學院」提供教會領袖不同進修方式:學士(神學系在職進修)、碩士(在職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及博士 (教學碩士、教牧博士)之不同階段學習,成為眾教會的祝福。鼓勵所有被上帝呼召的教會領袖—教牧與信徒,一同委身於終身學習中。但願藉由教會領袖生命的更新,進而帶動教會的更新及復興 !
學習地圖
台神教會領袖學院招生 |
台神教會領袖學院
|
最新消息 |
馬偕講座
|
「愛相隨」小組聚會
|
2024年研究部密集課程
|
歡迎地方教會一起來包班神學系為要協助教會信徒在靈性與信仰的生命培育,特別與地方教會結合,神學系派遣教師到教會進行現場教學,不僅可以增加學術與實踐之間的連結,還能提供一個更直接互動的學習環境。
|
招聘人才
精實培育神的僕人
|
捐款專區 |
歡迎加入「滴水成海」定期定額奉獻計畫這個計劃象徵著每份微小的貢獻都有著堆積效應,最終將凝聚成一片大海。您的定期定額奉獻,將支持教職員工的穩定收入、學校設施的更新與改善,持續推動神學教育的發展,培育更多熱忱的牧者和教會事工人才,讓教會茁壯成長。期待與您攜手,微小的努力注入上帝的愛,最終匯聚成強大的力量和影響。
|
積土成山方案教會的穩定支持將有助於神學院的教職員工獲得穩定的收入,促進學術和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改善校園設施以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也將直接影響我們培養下一代的牧者和教會工作服事者,對教會事工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每一份支持都將為神學院的使命添磚加瓦。請加入我們的「積土成山」計劃,與我們一起為愛與信仰建造一個堅固的未來!詳細資訊 |
在神學教育的徜徉中 我們謙卑地前行
|
教師動態 |
梁越美老師演講布農中會傳道部邀請越美老師兩場長執訓練,第一場7/7於花蓮馬遠長老教會舉行,與會有近200人。第二場7/13於台北大稻埕長老教會,近100人參加。他們邀請越美老師講「教會論」,題目分別為「長老教會的源頭——蘇格蘭長老教會福音派自由教會」以及「從聖經看教會的使命——未來的布農教會何去何從?」參與者為布農中會各教會的長老、執事、團契會長、小組長、帶職同工,以及牧者。 |
張廷玉老師演講
|
新進教師 |
宣教學助理教授
|
新約助理教授
|
靈性諮商助理教授
|
教會音樂特約助理教授
|
校園花絮 |
緬甸短宣
|
2024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
在職專班實習
|
「愛相隨」分享會-台中場
|
靈性關懷講座成果發表
|
臨終關懷與伊甸基金會
|
語言班禱告會
|
神學系學生會新舊任同工退修會
|
靈諮/在職專班聯合迎新
|
【初窺兩希】道碩暑期語言班
|
銅鑼教會在職專班實習
|
校友專區 |
繪畫聯展校友呂秉衡牧師於7/9-7/14,與九州藝術家在長崎美術館展出作品:《Fellowship》,油彩‧畫布,240cm x 72.5cm,2024。
|
校友消息7/21 陳思豪牧師(2005年道碩畢)就任三一教會牧師
|
尋人啟事這是哪一屆的校友?還能認得出一張張青澀的臉龐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