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75-台神電子月報-嶺頭之聲2025年10月刊

2025-10-17  發行    


大家平安:

秋天的嶺頭,夕陽變化萬千。有時濃烈如火,映照山巒的稜線;有時清淡如詩,粉紫、粉紅交織著一抹天藍。日復一日的美景,讓我們反思――時間不是重複的輪迴,而是上帝不斷創新的場域。即使「日光之下無新事」,祂仍在每一個轉瞬之間,開啟新的理解與回應。

本期《嶺頭之聲》邀請大家一同停下腳步,聆聽上帝在時間流轉中的低語。此際,台神進入一個重要的時刻:蔡維民博士就任台神第30任院長暨台神研第4任校長。這項職務的承接,在這變化萬千的世代中,讓我們更深思索:如何在時代的動盪裡,持守並實踐信仰教育的使命。從師長的身影到同工的服事,從學生的學習到校友的同行,神學院的存在從不是為了保存傳統,而是持續在歷史中尋問——上帝今日要我們怎樣生活、怎樣教導、怎樣見證?

延續這份探問,2025年秋季神學週以「大地的哭聲」為題,邀請我們從馬太鞍堰塞湖事件出發,聆聽土地的痛與被造界的哀嘆。當人類以開發的名義奪取、改寫自然的秩序,信仰群體能否在沉默中找到行動的語言?從林益仁教授的生態省思,到蔡維民教授對社會公義與宗教實踐的探討,這兩場講座如同兩道交錯的光,照見我們信仰的責任:悔改不是一種情緒,是藉由持續的行動,向受苦的世界展開的醫治。

在校園裡,靈顧碩士在職專班開學、神學系包班課程深入教會、牧長培訓與靈性小組同行,教會音樂體驗營的舉辦,這些都使我們再次看見,神學教育的根基,是群體共同學習「如何以愛行義」的實踐,不能停留在理論的堆疊。在教界中,校友在各地相聚、分享、代禱,則讓這份學習延伸成一條無形的信仰網絡,編織著上帝在不同處境中的故事。

在這條不斷延展的服事之路上,我們也再次學習——事奉的根源,從「我領受了多少」,進展到「我能給什麼」。奉獻不僅是金錢的給予,也是時間的付出與行動的參與。每一份投入、每一個同行的身影、每一次真誠的奉獻,都是信心的回應,也是上帝恩典流動的痕跡。從師長、同工、牧長到校友,我們一同獻身、獻金、獻時間,為台神的事工彼此扶持,建造上帝國的工程。願信仰成為台灣的一盞明燈,而神學教育,正是那光開始綻放的地方。

願這期的《嶺頭之聲》成為一場安靜的對話——在變化的時序中,在觀看世事起伏的同時,也學習在歷史的縫隙裡辨認恩典;忙碌的節奏裡,願我們都能停下腳步,傾聽上帝微小而真實的聲音。願在這份電子報的篇章裡,看見上帝的作為,也聽見祂輕聲的邀請——在破碎與盼望之間,持續思想、持續愛。

《嶺頭之聲》
編輯組

最新消息

台灣神學院第30任院長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第4任校長
蔡維民博士
授職感恩禮拜
10/11

蔡校長回顧自己從一般教育與社會工作轉入神學教育的過程。他坦言,這一路的轉折不是憑著人的計畫,而是一次次被上帝引導、推進。面對未來,蔡維民校長強調,台神要繼續在信仰、學術與社會三個面向上扎根。他說:「我們不只是要培養有學問的神學人,更要培養有靈性的領導者。」他盼望學院能整合靈修導引、學術研究與實務服事,建立具備反思與行動力的新一代牧者與信徒領袖。 「願台神成為這塊土地的祝福,讓信仰在知識中發光,讓愛在行動中成形。」 以信為根、以愛為路

2025 秋季神學週
大地的哭聲
馬太鞍堰塞湖事件的省思
11/18-19

馬太鞍堰塞湖事件揭示了大地的脆弱,也挑戰我們的信仰與責任。 11月18日,林益仁教授將從「生態省思」切入,帶領我們思考:環境在開發壓力下的脆弱性、永續利用與在地管理的困境,以及生態與人類如何共生的可能性。 11月19日,蔡維民教授將以「社會公義與宗教實踐」為焦點,探討社會公義在事件中的挑戰,如何傾聽弱勢與邊緣群體的聲音,並從公共神學的批判省思,尋找信仰回應的實踐方向。 兩場講座相互呼應,從生態到社會,從省思到行動,邀請您一同傾聽大地的哭聲,回應上帝的呼召。
地點:雙連教會七樓禮拜堂
時間:11/18–11/19(週二、三)
19:00–21:00

神學教育走進教會-神學系包班課程

神學系持續與各地教會攜手合作,根據牧養上的實際需要,安排資深教師親自授課,將專業而扎實的神學教育帶入地方教會。這些課程不僅幫助弟兄姊妹在靈命上得以造就,也為教會團隊的事工推動與建造注入新的動力。課程主題涵蓋廣泛,包括聖經詮釋、信仰實踐、領袖培育、家庭與婚姻等面向,期盼能協助教會在全人牧養上更加完整。課程中,學員不僅能直接與老師互動,提出問題與討論,也能彼此交流,透過分享信仰經驗共同成長。 誠摯邀請各地教會與我們聯繫,了解合作模式與課程內容,攜手打造屬靈生命的成長平台,共同培育合神心意的門徒與僕人。

歡迎洽詢02-2396-4789 謝姊妹,一同推動信仰造就與教會更新!

招生課程

「齊來服事:婚喪禮俗的關顧」課程
開放單堂旁聽

「齊來服事:婚喪禮俗的關顧」本課程特別為教會長老、執事及關懷同工設計,帶領學員深入探討台灣婚喪禮俗與基督信仰的交會處境,幫助您成為有智慧的陪伴者與祝福者。課程內容涵蓋婚喪禮俗的文化意涵、聖經基礎、教會實務操作,以及溝通、情感支持與屬靈關懷的技巧,並探討如何面對傳統習俗與信仰張力,協助教會建立具系統的關懷團隊。
📖 每週不同主題,內容豐富實用。
💡 特別開放單堂旁聽,只需 300 元/堂,就能收穫寶貴學習,應用於教會或家庭,增進陪伴與服事的能力。
誠摯邀請您一同加入,讓我們在生命的重要時刻見證基督的愛!

教師動態

曾宗盛老師新書分享
10/5

宗盛老師新書《先知書:文學特色、經文形成、神學主題與後續詮釋》分享會於濟南教會禮拜堂舉行,他認為,基督徒的信仰不能與政治、經濟、文化等生活處境脫節,他盼透過本書,引導信徒重新理解「先知」在聖經與當代社會中的意義。

教師著作

新書出版|曾宗盛老師新書《先知書》

在當前台灣社會動盪、國際局勢詭譎之際,本書提醒我們:古代先知的信息不僅對當時局勢提出勸勉與警告,也帶來安慰、鼓勵與盼望。先知們深信——無論和平或亂世,上主仍掌管歷史,引導萬國走向未來。透過本書,讀者將看見古代以色列在帝國夾縫中的掙扎,以及先知如何指出保存生機的方向。雖然帝國早已消逝,先知的話語卻成為信仰群體的珍貴遺產,繼續啟發今人。
誠摯邀請弟兄姊妹與朋友們一同參與,進入先知書的世界,聆聽今日仍然對我們說話的信息。

新書出版|張楷弦老師新書
《天國崛起-顛覆希羅世界的基督事件》

本書帶領讀者認識新約書卷所見證的「基督教起源」。描繪誕生於真實歷史舞台上的早期基督徒群體,他們如何與世界上的制度和價值觀拉扯、抗衡,又如何在與世界的張力之中,持續以生命展現了耶穌基督所帶來的影響,而能在當時的帝國社會中成為「以生命詮釋基督事件」的另類社群。核心目標是闡述「基督事件」(耶穌的受死與復活)如何衝擊了當時價值觀與社會結構,孕育了新約群體,並造就了「基督教起源」。

新書分享會

時間:10/17(五) 19:30-20:30
地點:2025 台北基督徒聯合書展
信基大樓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四段460號B2)

新任主管介紹

總務長
王俊雄弟兄

曾擔任台神資訊組長11年
9月1日回台神擔任總務長
願提供台神全體教職員及學生
熱忱又溫暖的服務

捐款專區

歡迎加入「滴水成海」定期定額奉獻計畫

這個計劃象徵著每份微小的貢獻都有著堆積效應,最終將凝聚成一片大海。您的定期定額奉獻,將支持教職員工的穩定收入、學校設施的更新與改善,持續推動神學教育的發展,培育更多熱忱的牧者和教會事工人才,讓教會茁壯成長。期待與您攜手,微小的努力注入上帝的愛,最終匯聚成強大的力量和影響。
加入「滴水成海」計劃的方式非常簡單。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奉獻:

積土成山方案

教會的穩定支持將有助於神學院的教職員工獲得穩定的收入,促進學術和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改善校園設施以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也將直接影響我們培養下一代的牧者和教會工作服事者,對教會事工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每一份支持都將為神學院的使命添磚加瓦。請加入我們的「積土成山」計劃,與我們一起為愛與信仰建造一個堅固的未來!

奉獻 不是我手裡的零散
而是祢先傾倒的豐盈

基督捨下天上榮耀
教我學會鬆開手中的擁有
向我張開雙臂
我便將心安放在祂的懷裡
奉獻 是把自己種進祢的愛裡
等待萌芽 在祢的手中長成永恆
祢的十字架 是一首深遠悠長的歌
而我的擺上 只是其中的一段旋律
然因祢的恩典
這旋律竟能與天使的頌讚相和相應

校園花絮

神學系新學期正式展開
9/16

每位同學都帶著期待與渴慕,投入課程的學習與裝備。這不只是課堂上的知識,更是信仰生命被建造、被更新的旅程。 在這個忙碌的世代,我們誠摯邀請你,也給自己一個機會,撥出時間來神學系學習。無論是聖經真理、信仰反思,或是事奉操練,都能幫助你更深認識主,預備自己成為合用的器皿。 「你們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彼得後書 3:18) 別錯過這個裝備自己的機會,一起走在信仰與服事的成長路上!

靈性照顧碩士在職專班開學
9/20

教育部立案的台神靈顧碩士在職專班邁入第四屆,聚集來自各地、兼具教會與機構經驗的同學們,在嶺頭展開新學期。課程融合神學與實務,由專任教師與業界專家聯合授課,包括劉盈君、胡蓮芬、張宏哲老師與芥菜種會王凱妮副處長,協助學生裝備靈性照顧專業,成為祝福教會與社會的助人者。開學首日由胡蓮芬老師主講〈末期病人的靈性照顧〉,午後雲起象徵「雲上太陽從不改變」。每週五夜與週六整日,學員們持續在嶺頭堅心裝備,回應神的呼召。

感謝士林教會中秋贈愛心
9/23

在中秋佳節前夕,特別感謝士林教會與許承道牧師,致贈加菜金給台神,用滿滿的愛心溫暖了我們的心。同時,也要謝謝總務處、學務處、公關室的同工們,大家齊心討論,將教會的祝福化為一份真實可感的中秋心意:香氣四溢的香柚燻雞、清甜的柚子,以及萌翻全場的麻糬月兔小月餅。總務處還特別準備了一張感謝卡,邀請大家簽名留言,把謝意寫進文字裡。謝謝士林教會的關心,吃進的是佳餚,感受到的卻是愛與關懷。

基研智庫贈書
梅監務牧師著作重現
9/23

史料中心吳國安主任與公關室簡英慧主任一同接受基研智庫秘書長梁越美老師贈書——翻譯完成的梅監務牧師三本著作《王的賓客》、《長不大的教會》、《基督生死相契》。今年適逢梅監務牧師來台宣教一百三十週年。他是台灣早期的重要宣教師之一,不僅在宣教上深耕,更以專業的眼光細緻觀察台灣的文化、社會與人民生活。此次能完整出版,也要感謝史料中心曾提供數本散失的英文原著,讓這些珍貴文字得以重現。透過譯作,我們重新回望十九世紀末的宣教現場,體會信仰如何在土地與文化中扎根。

114學年度靈性小組
牧長訓練會
9/24

感謝牧長們在繁忙牧會中,特別於 9/24 中午蒞臨神學院,參加靈性小組牧長訓練會。透過這次的訓練,牧長們一同預備心志,將在本學期陪伴神學生們,帶領靈性小組。本學期的靈性小組以 「比蜜甘甜——十誡」 為主題,盼望在牧長們的引導下,神學生們能更深分享與省思:十誡如何觸動我們的生命,並引導我們的信仰實踐。謝謝牧長們的擺上與同行,願這份預備成為神學生們靈性培育的祝福,也成為我們一同走向上帝的力量。

靈諮系會-五百階體驗
9/25

意義治療大師指出,受苦能促使人思考生命的意義。當我們體驗受苦,也更能靠近受苦者,並重新省思生命的價值與目標。因此,靈諮系師生一同在系會時前往挑戰「五百階」,途中發現實際只有470階,卻也體會到信仰實踐中的細微學習。每一步的喘息與互相扶持,都是一次內在的操練與同行的恩典。走完全程後,大家共享豐盛午餐與甜點,滿心感謝主在流汗與歡笑中的同在。

教音系會—慶祝教師節
9/25

本學期第一次系會,音碩的大家再度齊聚一堂。學生們悄悄準備了一份小小的驚喜,向敬愛建一老師表達教師節的祝福與感謝。讓老師臉上露出驚喜與感動的笑容。謝謝老師在課堂上的細心指導,也在生活中的溫暖關懷,老師的用心大家都深深感受在心。系會在溫馨與笑聲中結束,謝謝老師一路以來的教導與支持,未來也請多多指教!

越南社會科學院學者參訪
9/29

本校接待來自越南社會科學院的學者團隊。雖然來訪者並非基督徒,但他們希望藉由參訪,更深入理解台灣宗教團體與社會的互動樣貌。蔡維民校長、靈諮主任雅惠老師、神學系主任廷玉老師、宣教學羅以老師、公關企劃英慧主任,以及校長夫人雅婷老師共同接待。過程中,大家分別從神學、靈性輔導、宣教學與公共關係等專業角度,分享本校與在台灣社會的連結。除了接待外國友人,也讓我們反思,宗教不應侷限於私人信仰領域,而是深度介入社會網絡、公共議題與跨文化理解的關鍵角色。

【七星中會探訪神學生】
9/30

特別感謝七星中會議長蘇慧瑛牧師、董事長楊啟仁牧師以及許莎莉長老,在百忙之中抽空蒞臨,帶來中會對神學生們的關懷與支持。七星中會所屬的神學生和中會出身的老師們一同共聚。餐敘中,牧長們親切地問候與傾聽、用心與期待,也更清楚現下神學生在面對時代挑戰時的心情與思考。也提醒我們在教牧生態圈中所需要注意的細節,讓我們更深體會「傳承」的重要。對於正在裝備、學習、並且預備投入牧會的神學生而言,這份來自中會與師長的同行與鼓勵,是一股溫暖而真實的力量。

福音的宣講者—114學年度畢業講道


講道日期 & 講道同學
9/19羅梅真
9/26陳曉蕊
10/3陳主揚
結合禮拜、講道與課程,透過畢業講道這門課,神學生寫下的,不只是一篇講章,更是他們用生命傳揚的信息!

神碩博生論文研討 Symposium(1) 暨期初聚餐
10/13

本學期第一場 Symposium 定於10月13日上午10:00~在本校會議室舉行,講員:林淑芬老師(政治大學哲學博士),主講關於 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回應:吳孟翰老師。

教會音樂體驗營
點燃音樂服事使命與價值
10/13-14

教會音樂組主任李建一表示,此次活動旨在重新點燃教會音樂於新世代中的價值與定位,協助音樂服事者在聲音訓練、彈奏技巧與音樂表達等專業層面持續精進,並在「音樂是神學的延伸」信念下深化教牧與音樂事奉的整合。他指出,盼望藉由神學與音樂的交融,使主日禮拜更加豐富而有深度,讓牧師的講道傳遞真理的同時,會眾也能在詩歌的吟唱中被聖靈觸摸,於敬拜中經歷屬靈的更新與建造。

校友專區

校友動態

9/28(日)15:00, 舉行傅世賢牧師(2015年道碩畢)就任新竹中會苗栗教會第九任牧師授職感恩禮拜

10/11(六)10:00, 舉行蔡維民博士(2006年道碩畢)就任台灣神學院第30任院長暨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第4任校長授職感恩禮拜

10/19日(日)15:00, 舉行游瑩萱傳道師(2023年道碩畢)按牧感恩禮拜於中華基督教禮賢會台北堂

10/19(日)15:00, 舉行潘恩泰傳道師(2021年道碩畢)封牧暨就任七星中會大直教會宣教牧師派駐成德教會授職感恩禮拜

南加州校友會
9/29

因著台南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劉炳熹牧師訪美,南加州台神校友齊聚於許明遠牧師府上,享受一個溫暖又充滿笑聲的時光,大家在歡喜相聚中分享近況,也彼此關心教會的發展與生活。炳熹牧師此行的契機是《邁向希望的社群》新書發表,這本書原為賴信雄博士於1970年代針對來美台灣人社群的觀察與反省,如今也成為大家回顧信仰歷程的重要契機。 校友們的笑容,就是這次聚會最美的風景。

中彰區校友會
10/2

中彰區校友共24人在台中向榮教會相聚。謝謝會長陳志忠牧師的安排,向榮教會鄭凱佳、賴聖妏牧師的熱情招待,還有好吃又健康的便當,公關英慧主任分享校務近況,蔡維民校長也來到現場,談治校理念與大家交流。雖然屆數差距大,有人笑說「好像離母校越來越遠」,卻因著信仰和情誼再次連結。彼此分享近況、守望代禱,收穫滿滿。

雲嘉區校友會
10/13

本次雲嘉區校友會在斗南教會舉行,由會長詹偉謙牧師招聚校友們齊聚一堂,彼此分享近況,也交流在地事奉的點滴。謝謝斗南教會連維德傳道師夫婦的款待。透過這樣的相聚,我們不僅聽見校友們的故事,更聽見地方教會的脈動與需要。這些寶貴的訊息,將成為神學教育的重要養分,讓我們的教學與事奉能更貼近人心。本次共有16位校友參加,一起在主裡彼此扶持、彼此激勵。

尋人啟事

這是哪一屆的校友?還能認得出一張張青澀的臉龐嗎?

維護各位校友資料的正確性,敬請點選「資料登錄」,協助我們更新。若您有碰到多年不見的同學,也可以邀請他(她)填寫資料。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