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回首頁 | English

EDM-202207月份-台灣神學論刊第47期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二零二零的這一年,幾乎無人預期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甚至蔓延、席捲全球。雖有人開始在年底已談起進入後疫情的時代,但是目前似乎還看不見疫情結束的盡頭。這也讓人們思索更多攸關生死的議題,人類生命追求的,到底哪些當放在優先的次序。因此,本期反過去先介紹首篇文章的慣例,從末篇文章談起。

  本期第五篇文章是蔡約拿教授的〈跨文化教學的困境〉。蔡教授本身是以美語為母語的美國宣教士,他以來台灣多年的經驗,討論跨文化在神學教育教學法所遇到的挑戰。除了在實際上課時,要面對必須使用華語教學的語言轉換外,在這樣跨文化教學的溝通過程中,更涉及教學上缺乏西方龐大的世界基督教資源的空隙。更大的挑戰是,要如何選擇哪些資料來翻譯、設計、調整為適合在台灣神學生所需要了解的神學知識。他並以所教授的三門課程為實例,比較在西方教授宣教學與在台灣的處境:特別是在馬偕博士對於台灣宣教歷史的深遠影響下,宣教學中的系統神學與宣教歷史的教學比例會有所調整。

  論到系統神學,三一神學是一般教會鮮少討論的神學主題,可能基於神本質的奧秘性與超越性,使人不容易理解其教義。第四篇文章張廷玉老師的〈共融中的位格:探討拉庫娜的三一神學〉,卻是從上帝的「位格」來討論其神學,並且強調三一上帝的「位格」,是直接建立在上帝與他者的關係裡。而這樣受造物與三一神的關係,又是緊密地與上帝救贖與拯救的力量結合,帶出共融(communion)的生命,使得三一上帝的教義拉近了與信徒真實生活間的距離。張文雖然介紹了拉庫娜對傳統三一上帝框架的批判,與主張共融的重要性;但是,她也提出過於強調上帝的經世共融,可能帶來三一論的缺失與限制。

第三篇〈真理如何「方法」?:從迦達瑪的詮釋理論評析釋經和講道中的「應用」〉。孫寶玲教授論述到,在講道中,對於聖經文本詮釋的「應用」部分,是否屬於聖經詮釋的範圍?答案若是否定的,講章的應用與實踐就容易屬於講道者的後置操作。但是藉著迦達瑪的詮釋理論,孫教授提出信仰群體需要更深思考的問題:我們對於聖經的理解是「技術性知識」還是「實踐性智慧」?講道者在宣講的「應用」上,是否依從經文的框限?而不夠整全的詮釋理論,自然會帶來不適當的宣講與應用。藉用迦達瑪的聖經詮釋觀,來將釋經、神學、實用三個領域整合出一致性的方向,才會是貼近經文的講道與應用。 

第二篇文章也是關乎聖經的詮釋。吳孟翰教授〈「感應」抑或「相通」?:路加福音一章十七節下的另類詮釋〉,探討神聖的靈如何在人的身上工作。當施洗者約翰被描述為「有以利亞的精神和能力」時,他的身分、意識、行動並沒有受到剝奪。一方面施洗者約翰既有了與先知以利亞「感應」抑或「相通」的靈,但他還是保持著個人的自主、獨特性。這樣與受神聖的靈的感應抑或相通者的共同合作,不僅涉及個人性的事工層面,也展現在救贖歷史的不同階段。上帝靈的工作是從早遠過去的介入,持續到現在,甚至指向到未來的影響。而人與神的靈的相遇、感應、相通,更能開拓人規律、有限的視域,展向無限時空的可能向度,包含我們當下生活的社會、國家、自然環境等層面。如此,與神聖的靈的感應抑或是相通,就超越了靈恩派所關切的人被靈所佔有抑或充滿的課題。

末了,首篇文章是吳仲誠教授〈傳道者享樂論的再思:享樂是對應「虛空」的良方?〉。眾所孰悉傳道書中的主題之一:「虛空的虛空,全是虛空」,如何與另一主題「人在世有吃有喝、在勞碌中享福」的享樂主義,兩者如何協調呢?吳教授提出從關鍵字hebel 的修辭策略來詮釋,可以解決對於傳道者到底是樂觀或悲觀兩極化的問題。特別是hebel 一詞在修辭上有蒸汽之無常與模糊不清的兩種特質,這正是傳道者要傳遞給世人的信息。在新冠肺炎病毒對全世界的肆虐,與病毒不易掌握的變化與變種景況,人生在世,如何面對未來?傳道者在書末給讀者的提醒,確實是金科玉律:「結論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當盡的本分。」(12:13,和合本2010年版)

 

 

 

徐萬麟 謹誌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