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回首頁 | English

人文篇


通論
台灣神學院(簡稱台神):由加拿大長老教會的宣教師於十九世紀末年創設〈1872年開始收徒,1882年建校〉,是北台灣最早推展現代化教育的高等學府。她的校址最早在淡水,後來遷至台北雙連,1956年起才再遷至陽明山嶺頭現址。目前台神設有神學研究所以及教會與社會、教會音樂等兩個系,是一個以宗教及人文教育為主的小型學院。她的教授團努力將西方的基督教傳統融入亞洲的文化反省中,在校園文化及教育過程中注入多元開放的普世觀點,同時也致力關懷本土,幫助學生建立健康自主的台灣意識及社會意識。她的教育哲學與理想可以說具體表現在『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的精神上。台神的學生雖然以福佬籍居多,但成員涵括台灣的四大族群,是台灣社會的小縮影,其中以客家籍及原住民同學的存在和參與最具特色。台神在信仰及體制上歸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因此她的信仰型態與神學取向也充分反應「改革宗」的基督新教精神。

宣教師的奮鬥
馬偕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
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派到海外的第一位宣教師,也是荷據時代以來在台灣北部從事醫療、教育、傳道工作的頭一位外國宣教師。他信仰堅定,個性果敢熱誠,行事有「不居次位」的剛毅作風,因為宣揚真理不畏艱難,終於奠下北部教會的深厚根基-獨力創建六十間教會,一間醫院,一間理學院,以及一間女學堂。他在1882年所建立的「理學堂大書院」俗稱「牛津學堂」,就是現今台灣神學院的前身。他深愛台灣的土地及人,將黃金年華獻給台灣,娶台灣某,最後更死在台灣,埋骨在淡水。台神教堂外面的馬偕銅像就是紀念並緬懷他那打死不退的宣教精神。他一生的座右銘即「寧願燒盡,不願銹壞」,這個精神也成為台神從事台灣本土宣教的基本動力。




吳威廉

吳威廉(William Gauld, 1861-1923):
接續馬偕在北台灣的工作,是加拿大派來台灣的第二位牧師。他行事「不居首位」,尊重本地人,並以「合議」的精神開創北部教會的議會制度,成立「台北長老中會」,為北台灣社會樹立民主典範。他是非常出色的建築家,實際建造許多的教會及學校,以及當時被稱為「全亞洲最美麗之建築物」的馬偕醫院舊樓(現已拆毀)。他也曾為日據時代的鐵道局設計火車時刻表,並擔任台灣總督府的建築顧問。台神的主要行政大樓-「吳威廉館」-就是要紀念這位充滿民主精神的加拿大宣教師 ,他所倡導的合議制度也成為台神的治校理想。




孫雅各

孫雅各(James Dickson, 1900-1967):
美國達科他州人,受加拿大長老教會徵召來台,在日據末期和戰後的教會裡扮演重要的角色。他的性情和先前的加拿大宣教師極為不同,個性爽朗親和,行事著重規模和實效,並兼具行政經營才能和遠見。他對台灣教會的貢獻主要集中在原住民宣教及神學教育這兩方面。從日據時期起他就盡力培養原住民人才回去自己族人中宣教,雖受迫害也不停止,一直到戰後原住民教會的宣教被稱為「二十世紀的神蹟」。他對台神的最大貢獻是在戰後將學院由牛埔庄(原址在今中山北路台泥大樓)遷至嶺頭現址,主要是因為原址所在地過於吵雜喧嚷,加上原有空間不敷使用。遷至嶺頭以後,他苦心經營學院,每一棟建築物(行政大樓、教室、學生宿舍、教授住宅),每一棵花草樹木,都可以看到他的心血。任何人在校園中漫步,都可以體會到他所經營的「台神之美」。




台神教堂

台神教堂
是結合東西方建築形式的本土化教堂,由台北名建築師林慶豐及淡水中學美術老師陳敬輝設計,並由建築家胡明德監造完成1958),建築物本身兼有堅固實用、美麗大方、冬暖夏涼等特點。教堂內部的空間利用及鐘樓的設計都別具特色,是台神最高的建築物。




校徽

校徽
源自馬偕博士的牛津學堂時期;十字架代表道成肉身之上帝的犧牲之愛,十字架四端之百合花是法國宗教改革的象徵,代表死而復活的信仰見證。




龍


校門口的龍頭是由陳敬輝所設計,龍是本土化的宗教象徵,取其「大有能力」 及「吉祥」之意,以龍為校門象徵著校門以內為「神聖空間」。




管風琴

管風琴
1895年在美國密蘇里州由(Kilgen & Son)公司製造,原設置在孟菲斯第一 長老教會,由美國長老教會來台宣教師施麥哲(Rev. Smathers)引介, 於1977年運 來台灣,1978年於台灣神學院校慶時正式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