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回首頁 | English

21世紀 敬拜與音樂研習會 (三)--精彩回顧

《寶座前敬拜的奧秘 台神敬拜與音樂研習會》

研習營

10月17日在雙連長老教會,舉行由台灣神學研究學院主辦,雙連教會與台灣基督教會音樂事奉協會協辦的《敬拜與音樂研習會》。會中除了台神教師及學生團隊以外,還邀請到孫愛光教授、蔡侑恬老師、YMCA聖樂團、花蓮港教會室內弦樂團、和平之子青少兒合唱團及安慰之聲合唱團一同參與服事與演出。藉著專講、禮拜、見證與音樂會中的學習與體驗,使與會近300位的音樂事奉同工在當中滿滿地得著,並彼此鼓勵要在事工上更加努力精進。

研習會在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蔡慈倫院長的歡迎與致詞後展開序幕,接續由新約教授孫寶玲以啟示錄《寶座前的敬拜》為題專講。孫教授指出閱讀啟示錄有5把鑰匙,其一要以歷史背景做為參照,讓我們能了解寫作時的處境文化;其二是舊約也就是傳統,能引發讀者聯想,是信仰的傳承;其三為象徵性的語言可以現出本象,讓人能更有創意的想象不能只照字面意思理解。其四是重覆的經文結構就像我們唱詩時不斷重覆唱頌。如同「七的系列」:七個教會、七印等,而每個「七」中均有寫「天上的敬拜」。其五是天地對比肌理,要敬拜真正的主宰。孫寶玲強調,不到上帝面前,我們的生活會很艱困,寶座前的敬拜使我們知道邪惡權勢的現實,但邪惡的「時日不多」,也讓我們能深信救贖審判的真實與永恆,並藉著基督耶穌瞥見真相,因為敬拜,我們能遵守聖言,跟隨羔羊,忠心到底。

創意禮拜以孫寶玲教授的兩段短講為主軸,程序以創世、救贖、彼此相愛、成為活祭為進程,以各樣的樂器、不同曲風的詩歌、舞蹈等元素融合,呈現禮拜的元多性與豐富性,步步引導會眾進到「寶座前的敬拜」。 其中由孫愛光教授指揮聯合詩班獻唱《彌賽亞》神劇中的《Worthy is the lamb》,更是讓全體會眾在震撼人的樂聲中,盼望上帝向其子民所應允的天上敬拜早日來臨。

 

孫寶玲老師

 

研習營

研習會

 

《亞洲聖詩神學觀,從台灣出發》的專題中,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專技教授陳淑芬,與音樂事奉團隊,在90分鐘內分享25首聖詩,以二胡等樂器伴奏,與會者也能一起唱頌。陳淑芬表示,2009年所出版的聖詩,經過28年的編輯,才呈現現在的樣貌並有25%來自台灣各族群的創作。若以台灣觀點看聖詩,可見基督道成「黃身」,並且揉合民情、社會情境的神學,也是一種因族群認同而發出深切的祈求,甚至是用鄉音、鄰音、關懷鄰舍與鄰舍對話的管道,因此聖詩中也有東北亞及東南亞國家的曲調。

聖詩有六大特色,包含「古、今、中、外、多、禮」的獨特性,「古」是指聖詩的「歷史性」;「今」是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性」;「台」表明「本土性、處境化」以台灣本土思考道成肉身的神學,文學和音樂;「外」指聖詩的普世性、發揮人飢己飢的精神,關懷鄰居,愛人如已;「多」元的音樂風格,像是透過音樂環遊世界;「禮」拜中體驗在基督裡,信徒合一的美善。透過這些詩歌,讓信徒可以不斷學習啟示錄所教導「唱新歌」,並具有恆福音的性質。

 

研習會的最後,來自各教會、各年齡層的音樂事奉團隊,舉辦一場溫馨的音樂會,並由林香美牧師及分享范敏熙老師分享見證,為研習會畫下圓滿的句點,盼望教會的音樂事工及聖詩的美,能繼續傳承,也透過音樂將基督的福音廣傳。

陳淑芬老師

 

研習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