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回首頁 | English

校友余曉怡管風琴史詩音樂會20210131

「器宇情深」余曉怡管風琴史詩音樂會   文:簡英慧

 

台神音碩班校友余曉怡老師,在2021年1月31日於國家音樂廳舉辦一場管風琴獨奏會。一路看曉怡老師認真的走來,努力的耕耘。舞台亮麗的她,付出了許多辛苦的代價。台灣的管風琴少,也不可能擁有這項樂器,在校求學期間,有限的琴點時間之外,她常常在清晨就來學校練琴;畢業之後,往演奏家之路非常不易,她尋找可演奏的機會,獨自前往歐美的大教堂演奏、舉行小型的獨奏會、出版CD……,這樣的過程,除了對管風琴的熱情之外,她的毅力與堅持,是多麼令人欣賞與敬佩的,堅持夢想的背後要忍受多少孤獨與不諒解,但也慶幸上帝一路引領,給她一顆溫柔並堅定的心,給她體諒與支持她的家人和一群知音好友。

 

余曉怡管風琴史詩音樂會

 

管風琴是一樣器宇軒昂的樂器,越大的空間,越顯出它非凡的氣勢,今天的上半場都是巴赫的作品。巴赫真不愧被稱為是音樂之父,加上曉怡老師對於管風琴音色選擇與掌控,讓這些曲子氣勢非凡。BWV578《g小調賦格》、BWV596《d小調管風琴協奏曲第三樂章》、BWV572《G大調幻想曲》,這幾首曲子巴赫的經典之作,在她的詮釋下,澎湃的琴聲在偌大的音樂廳裡,層次分明,讓這個建築物迴盪著豐富的聲響,彷彿置身在一個不可思議空間,音符與情緒互相追逐,直擊內心深處引發震撼與共鳴。

 

上半場最後一首BWV582《帕薩卡亞》 (Passacaglia in c minor),是我最喜歡的一首,這首樂曲充分展現巴赫的數學天才,一組頑固低音支撐了20個變奏,整首11分多,但也是在這樣現場演奏中,才聽得出層次分明的主題,繁複的腳的演奏,以及三層鍵盤的變化,厚重的音色濃郁的堆疊,莊嚴肅穆不同凡響的變奏。

 

這場音樂會有兩首《聖母頌》,分別是巴赫和古諾以及馬斯奈(J. Massenet)的作品,第一首她邀請了大提琴家Franck,他使用那把古大提琴跟巴赫同年(1685年),管風琴與古大提琴的對話,優美到不行。三百多歲了,音色真美啊!第二首是女高音Anne Rodier與古大提琴、管風琴,改編自馬斯奈的《泰綺思冥想曲》。優美的女聲與細膩的古大提琴加上管風琴交織的綿密樂音,絲絲入扣讓人屏息。

 

下半場管風琴從器宇軒昂轉成款款深情,幾首浪漫樂派的曲子。管風琴詮釋起來完全是另一種浪漫,與巴赫的理智完全不同感覺。魏多的管風琴交響曲第五號,讓管風琴的音色集聚交響曲的震撼效果。另外一首涉谷牧人(Makito Shibuya)春天搖籃曲,小號演奏家陳長伯老師使用柔音號演奏,旋律非常優美感人,彷彿徜徉在溫暖的春天懷抱一樣令人陶醉。這首曲子原本是為鋼琴與大提琴二重奏的版本,沒想到用管風琴宇柔音號的演出,在音樂廳中竟帶來一股草原的春日和煦的感覺。最後曉怡老師演奏了Jerry Westenkuehler (威斯汀克勒)所編曲的「聖哉頌節慶曲」,讓我非常感動,編曲家給這首莊嚴的樂曲注入宏大的聲勢,也讓我感受到曉怡老師對三一上帝的尊崇,她不忘記自己生命中這場重要的音樂會要歸榮耀給天上的父,這是身為基督兒女的我們,最重要的人生使命~~愛我們的主。

 

余曉怡管風琴史詩音樂會

 

曉怡這場音樂會,除了曲目選得好(曉怡每次的曲目選得很好),不會艱深難懂,而且她誠意十足的讓人感覺到她想把音樂讓觀眾瞭解,兩台大螢幕可以看到音樂家演奏手的演奏、腳的彈奏、側影等,不會整場音樂會只能看演奏家的背影,燈光也控制得很好,製造了許多效果,沈靜時的藍色,寧靜時的黑影,氣勢非凡時燈光轉亮,那種燦爛輝煌的感覺,讓與會者在長長的尾音結束後不禁讚嘆「啊⋯⋯⋯」。主持人張翰揚先生的樂曲解說不慍不火,非常到位,觀眾們在來不及看曲目解說之下,也能進入音樂情境,理解這不是一場曲高和寡的音樂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疫情瘋狂肆虐全球之下,曉怡老師這場竟然是滿座,令人驚訝不已,除了她演奏能力好之外,她的超高人氣也是滿場的原因之一吧!而且這場觀眾人數1685人,神奇的數字,全體向巴赫致意。最後祝福曉怡老師,以精湛的演奏技巧,推展管風琴藝術並榮耀上帝的名。

 

更多報導及演奏消息請見余曉怡老師FB

 

余曉怡管風琴史詩音樂會

 

余曉怡管風琴史詩音樂會       余曉怡管風琴史詩音樂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