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任
「新生見證」道碩一 林柏任
從小就在教會長大的我,但因為家庭關係都是教會的不沾鍋,做完禮拜就走了,直到國中時,搬家回到淡水,才有穩定在教會聚會,幸好教會都是我的親戚,參加起來也比較沒有壓力,但還是不太知道甚麼是恩典,或是說教會在幹嘛,直到引響我很多的輔導,在少年團契帶領我們,促進我思考,開始了解教會是甚麼,從中我也擔任了教會少年團契一直到青年團契,但在大學後,我也因為離開台北去台中讀書,離開了教會,在上帝地安排下教會的兒童夏令營需要有人擔任營長,我也藉此回到了教會,回到了從小長大的教會和天父的手中,而我的輔導還是在那裡等著我,陪我一起經歷痛苦,不僅僅是感情上的,服事上的,信仰上的,但他也沒有跟我說,我應該怎麼想怎麼做,只是跟我說,你需要的是跟上帝說,我重新學著禱告,一個已被我遺忘的禮物。
如果要說甚麼時候有感動,我會說是二十歲的時候,但我不知道那是上帝對我的呼召,但我已有決心,這是我想要為上帝做事,也是我所喜歡的事,但因為我的母親不是這個信仰的,覺得我怎麼花了這麼多時間在教會上,那時也發生了一段家庭革命,那時我的父親問說你要不要乾脆去當牧師,我那時堅決地說不要,也許是對呼召的一種害怕,也不是真的明白牧師要做甚麼,我就只是去教會中擔任夏令營的營長,這就是全職服事的入場券嗎?不可能這麼簡單吧,帶著這份感動,我更多的委身在自己教會的服事,同時也參加了聯合性的事工,透過這兩年的服事,我看見了跟我一樣的有熱誠的同儕,更確信了,不是做了幾件事工就是當牧師的條件,更不能是呼召,但更重要的是,我看見有一群跟我一樣的人,在世界和信仰中拉扯,我們面對的問題都是一樣的,在營會中,我第一次感受到神兒女的同在,我們因著同一位神,聚在一起,從中我慢慢地感受到教會是甚麼,經歷了這些酸甜苦辣,不論信仰上的,生活中的,人際,朋友,現實面的,我都,也許對人,對事,失去了希望,但相信神的掌權,不失去在追求對神的熱情,經歷了去年的備考及落榜,我還是很感謝神為我延期了我的入學,又多了一年的努力,我確認了我的呼召。這一年我擔任了教會的幹事,也同時兼職許多工作,面對涉世未深的我,工作資歷的缺乏,或是經驗深,但我還是有些許掙扎,是不是我聽錯了,或感覺錯了,但我想到我不做上帝的事工,就覺得好像沒什麼意義,像保羅說的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做那個好像也可以,但我不會真的快樂,當然做神的事工有百百種,但我想我沒有受過神學訓練,沒有裝備,我真的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