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見證」道碩一 劉睿恩
破碎中 明光照耀
我是家族中的第五代基督徒,從小在教會成長,理所當然地知道有一位愛我的神。然而,這樣的信仰對我而言,更多是一種文化與身分的傳承,並未轉化為我個人對神的真實依靠。
青少年時期,在追求成就與自我價值的過程中,我經歷了一次重大挫敗,陷入長達五年的低谷。那段期間,我內心充滿憤怒與不甘,試圖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來,卻總是無力突破。就在我最軟弱的時候,一位老師對我說:「你是基督徒吧?那為什麼不去尋求你的神呢?」這句話讓我重新省思,也終於開始嘗試向神禱告,學習倚靠祂。
真正渴慕神並決定委身,是在大學期間。大一下時,我原本計畫轉學,卻在神的帶領下參與了雲科信望愛團契的服事。原先只是短暫的參與,卻讓我重新看見神的同在,也改變了我的生命方向。我在禱告中對神說:「我不要再讓祢等了,從今以後,換我堅定不移地走向祢。」
從大二到大三,我持續委身於團契,學習不只是帶領,更是陪伴與跟隨。在服事中,我逐漸體會信仰不只是知識的累積,而是需要活出行動的愛。我也再次禱告:「若我來到這世上,不是為了求祢的國,祢的義, 那是為了什麼呢?若我空有一身成就,卻不是屬祢的,那便是徒勞。 若我有百般恩賜、才幹,心卻不是向祢的,那全是虛無。」
大四寒假,我參加神研班查考馬可福音。回到校園後,生命也經歷許多拉扯與破碎。在那段日子裡,我彷彿聽見神再次問我:「即便看見痛苦與挑戰,你仍願意跟隨嗎?」若將我們的生命比喻成一條道路,我深信這是一條必須去不斷看見、經歷的道路。這個過程不會是一次性的,而是一生的回應。同樣,生命中的破碎與重建,也不會是一次性的,而是在一次次不斷看見、悔改、更新中選擇跟隨。
在預備神學院的期間,我經歷了從焦慮、自我懷疑,到學習倚靠神的過程。從擔心考不上,到真實體會——能回應神的呼召,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感恩與幸福的事。就如同考題中的雅各,我在掙扎中更深認識了那位使我們得勝的神。
我們也如同承載神大能的器皿,生命中有許多的破碎,卻因著神在我們裡面,我們得以仰望祂的完全,認識祂所造、真實的自己。盼望神使用我們的破碎,映照出祂的光,叫世人看見祂的榮耀。也願當祂在呼召我以祂的方式活時,我不拒絕。
